0-10 subscribers
با برنامه Player FM !
پادکست هایی که ارزش شنیدن دارند
حمایت شده
蘇老師講解國際新聞、中東與中亞歷史、中國事務、太空知識的頻道。 Diplomat's daily news review and history research on Middle East and Central Asia, China Affairs and Space Exploration
«
»
2024.03.13 中國的太空發展歷程-擷取自蘇育平撰中國航天事業與火箭軍一書
Manage episode 406222192 series 2948782
2.1 中國航天太空事業
上一節講述了中國兩彈一星的發展,發展出核彈後,必須要有發射載具。火箭,也就是彈道飛彈除了彈頭爆炸部以外之推進部分,就是核彈最佳的載具,但其實也是發射衛星或太空船的通用載具,用途都是將酬載頂出大氣層進入外太空空間。
中國從1970年代,開發出了東風-5彈道飛彈、長征-1運載火箭、風暴-1型運載火箭之後,眼見美蘇兩強太空競賽之激烈,毛澤東指示中國也要發展太空事業,東方紅一號衛星也就上了天,就算在文革打破一切的時代,就算連火箭發射基地與許多珍貴的火箭科學家也捲入批鬥與鬥爭的時刻,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沒有因此中止,頂多只是拖延了一點腳步,大方向還是繼續往前的。
到了21世紀,中國的太空計畫發展已經到了獨樹一幟、沒人比他更認真的程度。首先,是人類宇宙事業的領航者與第一領先選手――蘇聯,政權瓦解,承繼的俄羅斯不僅難以恢復蘇聯榮光,還自2022年2月起陷入俄烏戰爭不可自拔,地面上的麻煩都解決不了,更別提幾萬公里高空中的太空事業了。
目前還有太空探索計畫的國家,大概有美國、俄羅斯、歐洲太空總署、法國、義大利、日本、印度、阿聯大公國、以色列、北韓、南韓、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已經或有興趣放幾顆衛星到地球軌道上的國家更多。
其中,以中國與美國在太空領域的表現最積極且實力最強,不但國家有持續性地投入與經營,連民間也紛紛出現私人公司將太空任務私有化、商業化,令人嘆為觀止。
2.1.1 中國太空事業之架構與組織
目前中國從事航天產業的主體,在官方是「中國航天局」,隸屬「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而研發生產相關裝備如太空船、火箭、彈道飛彈之主體,則是公司化的國有央企為主,其中又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為兩大主力軍。
1999年7月,原「中國航天總公司」被拆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之後改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兩家超大型軍工國企,彼此開始進行良性競爭關係。
前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是中國國有獨資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產品是「太空飛行器與彈道飛彈研發」。它的旗下有多家研究院與子公司,包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航天標準化與產品保證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航天檔案館」、「航天通信中心」、「北京神舟航天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等,員工總數達17萬4千餘人,算是承繼過去號稱火箭之父錢學森領導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機械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等一路改制走來最主軸業務的集團。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項目。
2017年,後者改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 Industry Corporation)」,有15萬名員工,旗下公司計有:「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一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第二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第三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第五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公司EXPACE)」、「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該集團主要業務一樣是生產「太空飛行器與彈道飛彈」,也是中國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的國有企業。
由於上述兩家航天企業都是兼營航天與彈道飛彈生產,算是國有軍工廠性質,因此,也都被美國列為科技制裁的對象。不過,這些制裁顯然對其營運與產品開發沒有太大的影響,從中國各型太空火箭發射的頻率來看,是有增無減的。
看到中國光這兩家航天巨頭就有多達三十餘萬員工,難以想像有如此多資源投注在航天事業上,也難怪中國近年航天事業風生水起。不過,是不是也有太多冗員問題?就算是美國也沒這麼多人在搞航天產業,如果中國有這麼多人在做航天工程,是不是進度應該要更快,目標要設的更高一點?比如建造太空梭、建造大型移民艦、設立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登陸火星,開發主小行星帶或探索外圍太陽系等計畫或想像都應加速進行,以中國基建狂魔的實力,在美國人登月與登火星之前,中國人先上去蓋好基礎建設如城市、供水站、金屬冶煉廠、火箭燃料提煉廠等,到時候租借給美國人與歐洲人使用可不挺好的嗎?。
中國的民營航太公司不少,有開發穀神星、智神星運載火箭之「星河動力航天」公司,也有開發「雙曲線運載火箭」之「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開發「朱雀系列運載火箭」之「藍箭航天」公司,還有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與中科宇航公司共同設計的「力箭一號運載火箭」,這些在之後的章節都會詳加解釋,可謂是五花八門,各有所長,這點充分說明中國在科學發展、宇宙航天事業上,已經有相當成果。國家與民間一起做,比起美國太空科技掌握在NASA及少數大企業,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及SpaceX手上,中國的太空產業擴張現象是比較平衡的。
如果這個現象持續下去,可以說有一天宇宙雖大,但地球對外探索的行動,很大機會將會由中國人與美國人來共同主導進行,或者中國至少是多極體系中的一極,只要中國經濟不要進一步崩潰的話。
中國在經濟發展、政治民主、高端科技發展上,也許還無法與美國比擬,雖然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民所得與人民貧困程度,卻還只能算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唯獨在太空科技、航天航太領域中,中國算得上是世界前列。
當然在航天領域要能夠有大發展,必須要有國家資源的長期投入。在中國,航空太空事業作為幾十年來彈道飛彈火箭發展的附屬品(當然也可以說彈道飛彈火箭軍是航太事業的副產品),也是屬於解放軍國防領域發展的一部份,一直到今天,中國太空事業還是屬於2015年底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所領導管轄。
除了本部直屬機關外,還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解放軍第20試驗訓練基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原解放軍第25試驗訓練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解放軍第27試驗訓練基地)、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原解放軍第26試驗訓練基地)、衛星海上測控部(衛星測控船隊的基地,原解放軍第23試驗訓練基地,總部在江蘇省江陰市)、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原解放軍第29試驗訓練基地,位在四川綿陽)、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航天研發中心、工程設計研究所、電視藝術中心、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偵察局(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等。
不過,我們還是從頭說起比較清楚。1956年,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組建,主要負責兩彈一星計畫的彈道飛彈發展為主。1957年,蘇聯成功試射第一枚R-7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達到8,000-9,500公里遠,配備於蘇聯戰略火箭軍部隊,可裝載一枚300萬噸當量核彈頭,R-7也是將蘇聯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一號射入太空的載具。1961年,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一號太空船進入外太空與近地軌道,成為第一個到達外太空空間的人類。
1960年,中國在參考蘇聯R-2彈道飛彈,仿製出東風-1型彈道飛彈後,首先在酒泉基地(也就是解放軍第20訓練基地,今日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成功試射。
之後,經過文革造反派大鬧一番,基地基本陷入癱瘓。1970年起,酒泉第20訓練基地全部劃歸蘭州軍區空軍建制領導,航天單位全部改劃歸空軍序列。1970年4月,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進入軌道。1975年起,再度將各航天基地改編成解放軍試驗訓練基地,直屬國防科委領導。1982年7月,「國防科委、國防工辦、軍委科裝委」合併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又稱為「國防科工委」,領導所有航天基地。
1983年,中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知識份子與科學技術重新受到重視與國家政策保護,於是有四位兩彈一星元勛科學家:王大桁、王淦昌、楊嘉樨、陳芳允等,聯合致信給元老鄧小平,提出借鑒美國星球大戰計畫,開發中國的高新科技。鄧小平支持此提議,調撥100億人民作為專項資金,稱為「863計畫」,又稱「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主要重點放在「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雷射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與新材料技術」。
在航天技術方面,主要決定發展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以及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
1985年,中國政府決定開放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為國外客戶進行商業發射衛星任務,酒泉基地改稱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始為國家賺錢創匯。
1994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開始興建載人太空飛行發射場。1999年,發射第一艘試驗飛船。
1998年4月,「中國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立,所有航天基地改隸屬總裝部領導。最後在2015年底,再改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迄今。因此,今天中國的所有航天空間計畫,其實都是在解放軍的預算內執行,中國的太空人也都是解放軍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為主。
但是,這體系內也有許多實體是以公司型態的存在,如最大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縮寫:CASC)」,就是中國最主要負責太空工業設計、製造、發射與維護的超大型國營企業央企,其總部位於北京,業務為發射航天探測器、載人飛船、人造衛星,以及製造戰術、戰略彈道飛彈。
所以,其實解放軍火箭軍的各型彈道導彈,就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生產的,這樣說來,它也可以說是一家超大型的國營軍工廠。當然,它也生產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它還有幾家子公司,如製作運載火箭與各款彈道飛彈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也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又稱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公司第五研究院」等。
此外,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也研發一套商用遙感對地觀察衛星「吉林一號衛星系統」,這是由一些微型衛星組成的網路,從2015年到2023年,已發射26次,在軌道上的衛星數量已達131顆,既可商用,也可軍用,對敵領土進行偵察任務。
2022年中國計有64次太空發射紀錄,2023年則有67次太空發射紀錄,雖然比起SpaceX來說並不多,但已經比美國NASA的發射任務多上許多,這也不禁讓人懷疑到底美國有沒有認真對待外太空開發一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77 قسمت
Manage episode 406222192 series 2948782
2.1 中國航天太空事業
上一節講述了中國兩彈一星的發展,發展出核彈後,必須要有發射載具。火箭,也就是彈道飛彈除了彈頭爆炸部以外之推進部分,就是核彈最佳的載具,但其實也是發射衛星或太空船的通用載具,用途都是將酬載頂出大氣層進入外太空空間。
中國從1970年代,開發出了東風-5彈道飛彈、長征-1運載火箭、風暴-1型運載火箭之後,眼見美蘇兩強太空競賽之激烈,毛澤東指示中國也要發展太空事業,東方紅一號衛星也就上了天,就算在文革打破一切的時代,就算連火箭發射基地與許多珍貴的火箭科學家也捲入批鬥與鬥爭的時刻,中國的航天事業也沒有因此中止,頂多只是拖延了一點腳步,大方向還是繼續往前的。
到了21世紀,中國的太空計畫發展已經到了獨樹一幟、沒人比他更認真的程度。首先,是人類宇宙事業的領航者與第一領先選手――蘇聯,政權瓦解,承繼的俄羅斯不僅難以恢復蘇聯榮光,還自2022年2月起陷入俄烏戰爭不可自拔,地面上的麻煩都解決不了,更別提幾萬公里高空中的太空事業了。
目前還有太空探索計畫的國家,大概有美國、俄羅斯、歐洲太空總署、法國、義大利、日本、印度、阿聯大公國、以色列、北韓、南韓、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已經或有興趣放幾顆衛星到地球軌道上的國家更多。
其中,以中國與美國在太空領域的表現最積極且實力最強,不但國家有持續性地投入與經營,連民間也紛紛出現私人公司將太空任務私有化、商業化,令人嘆為觀止。
2.1.1 中國太空事業之架構與組織
目前中國從事航天產業的主體,在官方是「中國航天局」,隸屬「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而研發生產相關裝備如太空船、火箭、彈道飛彈之主體,則是公司化的國有央企為主,其中又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為兩大主力軍。
1999年7月,原「中國航天總公司」被拆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之後改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兩家超大型軍工國企,彼此開始進行良性競爭關係。
前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是中國國有獨資企業,由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產品是「太空飛行器與彈道飛彈研發」。它的旗下有多家研究院與子公司,包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航天標準化與產品保證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航天檔案館」、「航天通信中心」、「北京神舟航天軟體技術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創新研究院」、「東方紅衛星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等,員工總數達17萬4千餘人,算是承繼過去號稱火箭之父錢學森領導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機械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等一路改制走來最主軸業務的集團。神舟系列載人飛船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主打產品項目。
2017年,後者改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 Industry Corporation)」,有15萬名員工,旗下公司計有:「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第一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第二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第三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第五研究所)」、「中國航天科工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公司EXPACE)」、「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該集團主要業務一樣是生產「太空飛行器與彈道飛彈」,也是中國國務院國資委100%持股的國有企業。
由於上述兩家航天企業都是兼營航天與彈道飛彈生產,算是國有軍工廠性質,因此,也都被美國列為科技制裁的對象。不過,這些制裁顯然對其營運與產品開發沒有太大的影響,從中國各型太空火箭發射的頻率來看,是有增無減的。
看到中國光這兩家航天巨頭就有多達三十餘萬員工,難以想像有如此多資源投注在航天事業上,也難怪中國近年航天事業風生水起。不過,是不是也有太多冗員問題?就算是美國也沒這麼多人在搞航天產業,如果中國有這麼多人在做航天工程,是不是進度應該要更快,目標要設的更高一點?比如建造太空梭、建造大型移民艦、設立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登陸火星,開發主小行星帶或探索外圍太陽系等計畫或想像都應加速進行,以中國基建狂魔的實力,在美國人登月與登火星之前,中國人先上去蓋好基礎建設如城市、供水站、金屬冶煉廠、火箭燃料提煉廠等,到時候租借給美國人與歐洲人使用可不挺好的嗎?。
中國的民營航太公司不少,有開發穀神星、智神星運載火箭之「星河動力航天」公司,也有開發「雙曲線運載火箭」之「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開發「朱雀系列運載火箭」之「藍箭航天」公司,還有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與中科宇航公司共同設計的「力箭一號運載火箭」,這些在之後的章節都會詳加解釋,可謂是五花八門,各有所長,這點充分說明中國在科學發展、宇宙航天事業上,已經有相當成果。國家與民間一起做,比起美國太空科技掌握在NASA及少數大企業,如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波音公司及SpaceX手上,中國的太空產業擴張現象是比較平衡的。
如果這個現象持續下去,可以說有一天宇宙雖大,但地球對外探索的行動,很大機會將會由中國人與美國人來共同主導進行,或者中國至少是多極體系中的一極,只要中國經濟不要進一步崩潰的話。
中國在經濟發展、政治民主、高端科技發展上,也許還無法與美國比擬,雖然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國民所得與人民貧困程度,卻還只能算是發展中國家。但是,唯獨在太空科技、航天航太領域中,中國算得上是世界前列。
當然在航天領域要能夠有大發展,必須要有國家資源的長期投入。在中國,航空太空事業作為幾十年來彈道飛彈火箭發展的附屬品(當然也可以說彈道飛彈火箭軍是航太事業的副產品),也是屬於解放軍國防領域發展的一部份,一直到今天,中國太空事業還是屬於2015年底新組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所領導管轄。
除了本部直屬機關外,還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解放軍第20試驗訓練基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原解放軍第25試驗訓練基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解放軍第27試驗訓練基地)、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原解放軍第26試驗訓練基地)、衛星海上測控部(衛星測控船隊的基地,原解放軍第23試驗訓練基地,總部在江蘇省江陰市)、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原解放軍第29試驗訓練基地,位在四川綿陽)、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京測量通信總體研究所、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航天研發中心、工程設計研究所、電視藝術中心、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偵察局(北京市遙感信息研究所)、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等。
不過,我們還是從頭說起比較清楚。1956年,中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組建,主要負責兩彈一星計畫的彈道飛彈發展為主。1957年,蘇聯成功試射第一枚R-7洲際彈道飛彈,射程達到8,000-9,500公里遠,配備於蘇聯戰略火箭軍部隊,可裝載一枚300萬噸當量核彈頭,R-7也是將蘇聯第一枚人造衛星Sputnik一號射入太空的載具。1961年,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搭乘東方一號太空船進入外太空與近地軌道,成為第一個到達外太空空間的人類。
1960年,中國在參考蘇聯R-2彈道飛彈,仿製出東風-1型彈道飛彈後,首先在酒泉基地(也就是解放軍第20訓練基地,今日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成功試射。
之後,經過文革造反派大鬧一番,基地基本陷入癱瘓。1970年起,酒泉第20訓練基地全部劃歸蘭州軍區空軍建制領導,航天單位全部改劃歸空軍序列。1970年4月,中國第一枚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進入軌道。1975年起,再度將各航天基地改編成解放軍試驗訓練基地,直屬國防科委領導。1982年7月,「國防科委、國防工辦、軍委科裝委」合併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又稱為「國防科工委」,領導所有航天基地。
1983年,中國已經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知識份子與科學技術重新受到重視與國家政策保護,於是有四位兩彈一星元勛科學家:王大桁、王淦昌、楊嘉樨、陳芳允等,聯合致信給元老鄧小平,提出借鑒美國星球大戰計畫,開發中國的高新科技。鄧小平支持此提議,調撥100億人民作為專項資金,稱為「863計畫」,又稱「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主要重點放在「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雷射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與新材料技術」。
在航天技術方面,主要決定發展先進的大型運載火箭,以及可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
1985年,中國政府決定開放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為國外客戶進行商業發射衛星任務,酒泉基地改稱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始為國家賺錢創匯。
1994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開始興建載人太空飛行發射場。1999年,發射第一艘試驗飛船。
1998年4月,「中國解放軍總裝備部」成立,所有航天基地改隸屬總裝部領導。最後在2015年底,再改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系統部」迄今。因此,今天中國的所有航天空間計畫,其實都是在解放軍的預算內執行,中國的太空人也都是解放軍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為主。
但是,這體系內也有許多實體是以公司型態的存在,如最大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縮寫:CASC)」,就是中國最主要負責太空工業設計、製造、發射與維護的超大型國營企業央企,其總部位於北京,業務為發射航天探測器、載人飛船、人造衛星,以及製造戰術、戰略彈道飛彈。
所以,其實解放軍火箭軍的各型彈道導彈,就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生產的,這樣說來,它也可以說是一家超大型的國營軍工廠。當然,它也生產神舟系列載人飛船、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等。它還有幾家子公司,如製作運載火箭與各款彈道飛彈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也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又稱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公司第五研究院」等。
此外,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也研發一套商用遙感對地觀察衛星「吉林一號衛星系統」,這是由一些微型衛星組成的網路,從2015年到2023年,已發射26次,在軌道上的衛星數量已達131顆,既可商用,也可軍用,對敵領土進行偵察任務。
2022年中國計有64次太空發射紀錄,2023年則有67次太空發射紀錄,雖然比起SpaceX來說並不多,但已經比美國NASA的發射任務多上許多,這也不禁讓人懷疑到底美國有沒有認真對待外太空開發一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77 قسمت
所有剧集
×

1 2024.05.27 伊朗總統萊希墜機死亡不會有波瀾 13:12




1 2024.04.14 本週國際新聞導覽-伊朗出手打擊以色列報復 25:21






















1 2023.04.10 如何降低兩岸緊張-續篇:為何中國不應該打 13:50




1 2023.03.19 中國海警船與中國海軍艦艇之介紹 37:47





1 全蒙古史之蒙兀室韋及契丹遼帝國篇-耶律大石中亞復國之偉業 27:01


1 新書分享:從奴隸到霸主-俄羅斯人的故事-帝俄、蘇聯與俄羅斯聯邦篇 33:12

1 全蒙古史之鮮卑帝國篇-拓跋氏鮮卑北魏帝國、柔然鮮卑帝國 29:14






1 台以關係百年史-外交官眼中的以色列-何鳳山與周其庠的救命簽證 35:38



1 台以關係百年史-外交官眼中的以色列-猶太人與中國之淵源 24:35






1 2022.06.20 國際新聞導讀-以色列與土耳其共同防範伊朗攻擊以旅客、以色咧攻擊敘利亞國際機場警告阿塞德莫配合伊朗運送軍火、以色列與伊朗終有一戰、Dorn Almog當選Jewish Agency主席 15:15

1 2022.05.15 北約與華約之對抗與今日之北約東擴 14:52

1 2021.05.15 共產黨統治下的蘇聯到普丁統治下的俄羅斯聯邦 17:29





1 2022.05.02 金髮碧眼的匈奴人是斯拉夫人的祖先 25:16

1 2022.05.02 中國大好機會收復數百萬平方公里失土 24:44








1 2022.02.05 國際新聞導讀-美國伊朗核武談判有進展,美國解除對伊朗民用核子計畫的制裁、俄羅斯駐軍10萬威嚇烏克蘭、葉門胡塞武裝彈道飛彈攻擊阿聯大公國、以色列表示支持海灣國家防衛伊朗、哥倫比亞指控俄羅斯與伊朗協助委內瑞拉干預南美洲情勢 30:56


1 2022.01.16 國際新聞導讀-北韓彈道飛彈試射密集、美伊核武談判進度極緩慢、東加海底火山爆發、以色列願提供天然氣給黎巴嫩、利比亞內戰雙方都企圖與以色列建立關係、阿爾及利亞與摩洛哥可能爆發戰爭 11:38





1 2022.01.01 國際新聞導讀-全球新冠疫情狀況2.86億人染疫、586萬人死,最新OMICRON傳染性高但致死率低不侵襲肺部只侵襲上呼吸道、美國俄羅斯對烏克蘭問題仍在商討、以國國防部長在家設宴款待巴勒斯坦主席阿巴斯美國樂見 14:02





1 2021.12.27 國際新聞導讀-北約向俄羅斯提議1月7日會談、馬利政府邀請俄國傭兵瓦格納進入引發歐洲國家憂慮、俄國土耳其干預非洲、俄軍自烏克蘭邊界撤1萬人、伊朗無人機技術發展迅速引發憂慮、伊朗駐葉門大使死亡引發猜測 13:31


1 2021 聖誕節專訪中東阿拉伯專家林芝小姐之1-談科威特與埃及 11:38

1 2021.12.25 國際新聞導讀-美伊核武談判下周一重啟、阿拉伯國家猶太拉比協會受到土耳其總統接見、伊朗軍演發射16枚地對地導彈、黎巴嫩基督教政黨擬結束與真主黨的聯盟、民調顯示哈瑪斯也應為迦薩的經濟破敗負責任 18:12

1 2021.12.24 國際新聞導讀-美伊核武談判無進展可言且可能以失敗告終、俄羅斯以民間安全承包商雇傭兵對付烏克蘭、美國前總統川普開始攻擊以色列前總理納唐雅胡之原因、美國對土耳其大量軍售陷入內戰之衣索比亞感不滿,土耳其2021年軍售衣索比亞9500萬美元軍用攻擊無人機 12:58

1 2021.12.23 國際新聞導讀-美國稍微放寬對阿富汗塔利班的制裁、真主黨擁有伊朗無人機對以色列造成威脅、以色列空軍司令表示隨時可以攻擊伊朗但總理不喜歡軍方亂放話、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訪問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以色列阿拉伯政黨RAAM黨魁曼蘇爾阿巴斯承認以色列是猶太人的國家且會一直是造成許多反對聲浪 19:33

1 2021.12.22 國際新聞導讀-俄羅斯表示在烏克蘭問題上退無可退、OMICRON病毒株橫掃美國、美伊核武談判無結果、以色列環保組織呼籲重視浪費水資源、納唐亞胡小兒子面對官司請病假規避出庭讓法官很生氣 18:11

1 2021.12.21 國際新聞導讀-美國對烏克蘭發出旅遊警示提醒俄羅斯武力威脅、沙烏地與葉門胡塞政權交戰持續、伊斯蘭國家開會討論如何幫助阿富汗、以色列民間有人自製巡曳飛彈要出售中國牟利遭起訴、以色列國防軍不容忍猶太人對阿拉伯人之攻擊 21:52


1 2021.12.19 國際新聞導讀-俄羅斯與中國因為對抗歐美而日益靠近、土耳其貨幣巨貶使人民陷入貧困、黎巴嫩真主黨在2022年選舉中可能扮演更重要角色、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呼籲世界幫助阿富汗 12:23

1 2021.12.18 國際新聞導讀-輝瑞將研究對2-16歲兒童的三劑疫苗療程、以色列一個極端正統派家庭撒謊以致傳播全國omicron、以色列與哈薩克建交30周年慶祝、伊朗核武談判第二周再度失敗告終、戈蘭高地的德魯士族還保持對敘利亞的忠誠與國籍 19:58

1 2021.12.17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稱只有解除制裁才可開放核武設施監控鏡頭、專書作者表示川普被前總理納唐亞胡利用去達成政治目的最後還背叛川普、研究顯示輝瑞兩劑無法阻止OMICRON傳播要第三劑才可、以色列外長拉彼得表示將打擊猶太屯墾民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攻擊、以色列將捐一百萬劑疫苗給非洲國家 19:06

1 2021.12.16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與國際原子能總署達成部分協議展現和解契機、阿聯大公國猶豫不想買F35、沙烏地阿拉伯說只要以色列撤回1967年邊界線則全世界穆斯林國家願意與以色列建交、巴勒斯坦因為無限期獨裁缺乏選舉而貪腐不斷、以色列2021年新創高科技創下發展新紀錄募集250億美元資金 19:28


1 2021.12.14 國際新聞導讀-以色列外長拉彼得訪問埃及並歸還走私的埃及文物、以色列政府反對猶太屯墾民暴力結果受到右翼政黨攻擊、俄羅斯表示北約在烏克蘭的活動讓俄羅斯感覺不安全、土耳其總統支持率受到貨幣本年大貶45%及經濟不振而受到影響 17:05

1 2021.12.13 國際新聞導讀-普丁感嘆蘇聯瓦解是俄羅斯的解體與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美伊核武談判無進展,以色列對美簡報攻擊伊朗計畫時程表但美國不表意見、巴勒斯坦地方選舉出爐獨立候選人大勝、伊朗仍有一萬名猶太人居住 17:28


1 2021.12.11 國際新聞導讀-烏克蘭副外長表示美歐應注重俄羅斯對安全的感受不將軍力擴至烏克蘭、聯合國大會通過6項反以色列決議但以色列通常不予理會、以色列擔心美國脫離中東、有國內評論家認為以色列應與敘利亞和解 14:40

1 2021.12.10 國際新聞導讀-烏克蘭俄羅斯危機未解、美伊核武談判無進展美國動念武力解決、紐西蘭永久禁止14歲以下人購買煙品企圖斬斷吸煙人口之增加、巴基斯坦塔利班TTP與巴基斯坦政府之停火中止可能再度開戰 14:48


1 2021.12.08 國際新聞導讀-美俄領袖電話會談兩小時就烏克蘭等問題交換意見、美國官員將不出席北京冬奧、沙烏地與葉門胡塞政權軍之交戰激烈、緬甸翁山蘇姬被判兩年監禁、臉書被羅興雅人告並索要賠償1500億美元、印尼塞梅魯火山週一再度爆發 23:52








1 2021.11.30 國際新聞導讀-猶太光明節到來講中國開封猶太人歷史、維也納美伊核武談判開始但伊朗毫無誠意讓西方大失所望、以色列宣稱不排除武力解決伊朗核武問題、土耳其總統企圖改善與中東國家關係並調解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糾紛敵對 19:41

1 2021.11.29 國際新聞導讀-今天美國伊朗在維也納恢復核武談判但是否有進展令人懷疑、伊朗將軍呼籲在談判前消滅以色列、以色列準備在談判破裂後執行B計畫進攻伊朗、約旦憲改民眾質疑國王擴權而不滿 14:35

1 2021.11.28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避談核武議題只談解除制裁、阿聯大公國修改刑法典允許非婚生子女但要認領辦國籍文件、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加大在西岸打擊哈瑪斯與伊斯蘭聖戰組織、沙烏地接受優秀人才入籍、GHAJAR在黎巴嫩與以色列間被一分為二 22:56

1 2021.11.27 國際新聞導讀-巴林將建相當於國土面積60%的人工島推動經濟振興、約旦與以色列能源水協議遭到約旦民眾抗議反對、伊朗核武協議談判前景不佳、巴勒斯坦內部紛爭繼續外國援助不想進來、俄羅斯囤集重兵可能12月進犯烏克蘭 22:08




1 2021.11.23 國際新聞導讀-巴林破壞伊朗顛覆王國的恐怖行動計畫、利比亞總統大選有65人申請參選並有一名女性萊拉參選並提出三分之一部長由女性擔任且改善對猶太人關係的政策、11月29日恢復美伊核武談判是否有效還是伊朗拖延戰術即將揭曉 18:01


1 2021.11.21 國際新聞導讀-以色列協助菲律賓陸海空軍快速現代化銷售大量軍火、索馬利亞記者遭青年黨自殺炸彈客攻擊死、敘利亞阿塞德政權越趨穩定多國恢復與其往來、GCC波灣阿拉伯國家考慮給予更多有才能外國人加入其國籍 19:54

1 2021.11.20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抱怨IAEA太過政治化、巴勒斯坦政府受歡迎度降到歷史新低,世界各國援助巴勒斯坦金額也降到最低、美國猶太人的認同是白種猶太人?應該是少數民族才對。以色列對義務役士兵的超低薪資引發爭議 29:29


1 2021.11.18 國際新聞導讀-烏干達首都發生自殺炸彈攻擊、輝瑞新藥物將低價向95個中低收入國家提供、以色列約旦將進行能源與水的合作協議、土耳其里拉大幅貶值可能促使土國對外軍事冒險以轉移國民焦點、巴勒斯坦外援減少迫使考慮改變優渥支助囚犯家屬的政策、 23:52

1 2021.11.17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新型離心機猛提煉濃縮鈾,到底核武談判能否有效果真是天知道。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戰火重新點燃,亞美尼亞向俄羅斯求助。美國伊朗事務特使到中東但以色列總理不想見他。美國前將領福林呼籲美國成為單一宗教國家但受到猶太人團體譴責 26:22



1 2021.11.14 中正紀念堂演講, 國際新聞中的現實世界,仍在苦難中的全球女性」講座 1:57:55


1 2021.11.13 國際新聞導讀-卡達在阿富汗代表美國利益行使大使館權力、阿富汗再度發生清真寺爆炸事件、卡達拒絕與敘利亞恢復關係、黎巴嫩狀況不佳,美國伊朗1129恢復核武談判、耶路撒冷學校裝設COVID空氣過濾器 23:15

1 2021.11.12 國際新聞導讀-美國中國總統將於下週一舉行線上會談、波蘭與白俄羅斯因難民過界問題陷入僵持、美國與盟軍檢討阿富汗作為、土國逮捕一隊拍攝土國總統府的外國夫婦、巴勒斯坦組成聯合政府機會低、伊朗警告以色列一旦攻擊的話將面對毀滅 19:53



1 2021.11.09 國際新聞導讀-衣索比亞指控以色列收留內戰戰犯、伊拉克總理受無人機刺殺攻擊懷疑是伊朗所為、伊朗要求美國先解除制裁再恢復談判使人懷疑到底有無誠意恢復談判、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因為西撒哈拉歸屬交惡40年、以色列有機會干預利比亞內戰、伊朗處決同性戀情人 25:35

1 2021.11.08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在波斯灣沿岸進行軍事演習展示力量、11月29日伊朗回核武談判桌、衣索比亞內戰面臨首都保衛戰、摩洛哥向以色列購買鐵芎系統抵禦西撒哈拉獨立運動攻擊、伊拉克國會大選後卡迪米總理面臨不確定因素,卡達米昨日遭到自殺式無人機攻擊暗殺但沒有得逞 21:53


1 蘇育平應邀到大愛台「地球證詞」紀錄片導讀節目-「鋼鐵傳奇」 24:05

1 2021.11.06 國際新聞導讀-以色列想軍事打擊伊朗、輝瑞研發的口服抗染病藥物由FDA審查中、伊朗囤積25公斤的60%濃縮鈾、伊拉克人上街抗議國會大選結果、以色列預算案通過代表納唐雅胡的失敗 18:35

1 2021.11.05 國際新聞導讀-G20先進國家停止投資化石燃料產業改投資清潔能源、葉門胡塞政權與前政府軍勢力激烈交戰並佔上風,波灣國家繼續與胡塞交戰、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恐有大規模行動、以色列政府總預算好運通過了將可有效推動國家前進 17:31


1 2021.11.03 國際新聞導讀-世界領袖COP26會議決定2030年起禁止砍伐森林救地球、美國俄國情報頭子會晤、以色列總理呼籲注意伊朗核武、衣索比亞內戰加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向首都進軍、敘利亞阿塞德政權穩定,俄羅斯與以色列有利益聯手將伊朗趕出敘利亞 22:15

1 2021.11.02 國際新聞導讀-阿富汗蕃紅花生產增加可取代鴉片、世界氣候變遷會議各國努力拯救地球,以色列表示新創科技可協助應對氣候變遷、伊朗海軍在曼德海峽協助擊退海盜襲擊、歐盟將真主黨軍事部門列為恐怖組織以色列認為還不夠 21:23


1 2021.11.01 國際新聞導讀-阿富汗最高領袖ALHUNZADA終於現身、土耳其向美國購買F16案似乎生變、聯合國特使調解蘇丹政變事、沙烏地對真主黨展現敵意、紀念澳洲紐西蘭軍隊在一戰中攻陷Beer Sheva 24:08

1 2021.10.31 國際新聞導讀-美英法德領導人關心伊朗是否拖延時間發展核武、伊朗加油站體系遭美以破壞、黎巴嫩與沙烏地爭執未解、蘇丹政變未能化解、以色列開發口服COVID19疫苗藥物 12:22


1 2021.10.29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盼美國解除制裁並宣布11月底恢復核談判,為何需要這麼多時間?是否有假?拜登政府打擊腐敗與洗錢、蘇丹政變證明阿拉伯世界需要國王將軍或伊斯蘭主義者、臉書公司改名META進軍元宇宙 27:08

1 2021.10.28 國際新聞導讀-阿富汗想與全世界對話、塔利班政府以工代賑亂取未脫膜小麥、黎巴嫩基督教馬龍派部長支持真主黨打擊沙烏地之說法已引起沙烏地關切、以色列商業航班可飛越沙烏地 25:44

1 2021.10.27 國際新聞導讀-伊朗全國加油站系統遭駭客攻擊、蘇丹政變情況未變、土耳其總統原諒10國大使不驅逐了、以色列允許一個德魯士城鎮升格為城市、納唐雅胡參觀市場向支持者致意、以色列處理流浪貓問題爭議、以色列與歐盟科學計畫重啟但不包括西岸佔領區 26:52

1 2021.10.26 國際新聞導讀-蘇丹發生政變,軍方與文人政府糾紛衝突已久、美國對與伊朗恢復核武談判產生希望、伊朗將部署最新防空飛彈到敘利亞對抗以色列空襲、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將訪問莫斯科、八解內部有解除與以色列安全聯繫與所有簽署協議的呼聲、澳洲猶太人在經歷漫長封城鎖國後之感想、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生命 30:44

1 2021.10.25 國際新聞導讀:烏茲別克選舉投票率達80.8%,全民都支持現任總統Miryoyev連任、沙烏地未來打算出口氫能並推廣電動車、德國政府增加大屠殺存活者的基金、以色列在西岸加蓋3500坐ˇ屯墾區房子。 23:35
به Player FM خوش آمدید!
Player FM در سراسر وب را برای یافتن پادکست های با کیفیت اسکن می کند تا همین الان لذت ببرید. این بهترین برنامه ی پادکست است که در اندروید، آیفون و وب کار می کند. ثبت نام کنید تا اشتراک های شما در بین دستگاه های مختلف همگام سازی شو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