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大地冷冽之水:持香崩壞還是嗅覺疲勞?揭開「冰與土」的兩極評價真相|從香櫞杜松子解構 Christine Nagel 的現代煉金術,與原版、 H24 及極致清新的深度對比|愛馬仕 大地 冷冽之水 淡香精|Terre d'Hermès Eau Givrée|Hermès|EP.087
Manage episode 511968725 series 3678267
這篇文本是一份針對愛馬仕(Hermès)香水系列中最新作品**「愛馬仕大地冷冽之水」(Terre d'Hermès Eau Givrée)的深度分析與評鑑。文章詳細追溯了經典「愛馬仕大地」的歷史地位及其由調香師 Jean-Claude Ellena 創立的嗅覺哲學,並闡述了現任調香師 Christine Nagel 如何在繼承經典精神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核心內容聚焦於 Nagel 創作「冷冽之水」的靈感來源——冰霜覆蓋的沃土,並細膩解析了香櫞、杜松子和 Timut 胡椒莓這三種關鍵原料如何共同構建出尖銳且充滿活力的冰冷感**。此外,文章也探討了這款香水在家族中的定位、瓶身設計的永續性,以及市場對其極度兩極化的評價與有趣的留香悖論。
愛馬仕大地冷冽之水:冰與土的交響詩,一場現代嗅覺的深度探索
第一章:大地傳奇的繼承與新生
A. 大地的不朽地位
在現代男性香水的萬神殿中,愛馬仕大地(Terre d'Hermès)無疑佔據著一個無可撼動的崇高地位。由傳奇調香師 Jean-Claude Ellena 於 2006 年創作,它的誕生不僅是一款香水的問世,更是一次嗅覺美學的革命。它被譽為一款「突破性的香水」,是其時代的「先驅」,至今仍是無數後繼者追隨與模仿的對象 。大地香水以一種極其有力的方式,精準地表達了愛馬仕的男性氣質,並迅速成為「調香師的理想典範」 。
其嗅覺結構的獨創性,在於它巧妙地避開了當時市場上流行的水生調或甜膩的馥奇調,轉而深入探索一種前所未有的領域:大地與天空的對話。它的核心氣味是一種充滿張力的融合,既有來自土地的粗獷,也有源自天空的明亮。使用者與評論家們常用「骯髒的柳橙」(dirty orange)或成熟的橙皮氣息來形容其標誌性的柑橘調,這並非傳統意義上多汁甜美的果香,而是一種帶有苦澀、乾燥甚至略帶塵土感的柑橘香 。與此並存的,是其被歸類為木質辛辣調或木質西普調的核心——一種獨特的礦物感,特別是那股鮮明的「燧石」(flint)氣息,讓人聯想到兩塊石頭碰撞時迸發出的火花與冷冽的礦石味 。這股礦石的冷,與香根草、廣藿香的溫暖泥土氣息形成了鮮明對比,共同構建了一幅宏大而充滿原始力量的嗅覺畫卷。
大地的成功不僅是藝術上的,也是商業上的,它成為了一款能夠超越時尚潮流的現代經典,其魅力從未衰減 。它所代表的,是一種沉穩、內斂卻又充滿力量的男性形象,一個雙腳立足於大地,雙眼卻凝望著星空的男人。
B. 繼承者的挑戰:Christine Nagel 的接棒
當一位藝術家需要為一座已然封神的豐碑創作續篇時,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挑戰。自 2016 年起接任愛馬仕專屬調香師的 Christine Nagel,便面臨著這樣的課題。Nagel 的背景獨樹一幟,她並非出身於香水世家格拉斯,而是從有機化學的嚴謹技術訓練中踏入香水創作的世界 。這段經歷賦予了她「真正的創作自由」,因為技術的考量早已內化為本能,使她能夠更大膽地進行藝術探索 。
在面對「大地」這座豐碑時,Nagel 的態度充滿敬意卻不失個人風格。她深知,任何對「大地」的重新演繹,都必須「維持其精神、結構和想像世界」,同時還要「賦予自己的標誌性風格」 。她的方法並非複製或模仿,而是透過「改變視角」,在原材料的共鳴中「提供一種新的平衡」,同時精心保留其最核心的「木質-礦物結構」 。在 2018 年的「大地馥郁香根草」(Terre d'Hermès Eau Intense Vétiver)中,她已經開始了這場與經典的對話,而 2022 年的「大地冷冽之水」(Terre d'Hermès Eau Givrée),則是她更為大膽和清晰的一次宣言。
這不僅僅是一次商業上的產品線延伸,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Jean-Claude Ellena 構築了「大地」的宏偉骨架,而 Christine Nagel 則在此基礎上,用她那被形容為更具「觸感」、「質感」和「物理性」的創作手法 ,為這片熟悉的土地注入了全新的元素。如果說 Ellena 的「大地」是關於泥土、火焰與根莖的故事,那麼 Nagel 的「冷冽之水」則將敘事的焦點轉向了另一個極端——冰。這是一次深思熟慮的演變,證明了經典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地被重新詮釋,而非僅僅被供奉。
第二章:冰之煉金術:調香師 Christine Nagel 的創作哲思
A. 靈感之源:冰霜覆蓋的沃土
每一款偉大的香水背後,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核心故事。對於「大地冷冽之水」,其創作靈感源自一個充滿詩意與力量的畫面。Christine Nagel 將其描述為:「一層薄如輕紗的白霜覆蓋大地,使其肥沃,並激發提神振奮的全新力量」 。這個意象不僅僅是描繪一幅冬日景象,它更深刻地探討了一種悖論式的和諧——冰冷與生命力之間的關係。
在這款香水中,Nagel 意圖探索一個「清新與遒勁氣息相互應和的新領地」 。她明確地挑戰了一個傳統觀念,即「清新總是與某種輕盈感劃上等號」 。她所追求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清新:一種強烈的、充滿能量的、幾乎可以觸摸到的冰冷感,一種能帶來「顫慄」(frisson)的感官體驗 。這股冰冷並非靜態或虛無的,而是動態的、具有喚醒力量的。它如同初春融雪滲入凍土,喚醒沉睡的種子,是一種原始而再生的能量。
這種創作哲學,標誌著主流男性「清新調」香水的一次重要演進。它不再滿足於簡單的水生調或單薄的柑橘香氣,而是走向一種更具概念性、質地更複雜、承載著敘事重量的清新感。「Eau Givrée」(法語意為「霜凍之水」)這個名字本身,就暗示了其核心是一種元素性和結構性的概念,而非僅僅是氣味的形容。這是一種對「清新」的智性探索,旨在證明清新也可以是深刻和有力的。
B. 核心原料的詩意選擇
為了將「冰霜覆蓋的沃土」這一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嗅覺體驗,Christine Nagel 精心挑選了一組能夠協同作用、共同演繹這個故事的核心原料。
* 香櫞 (Citron): 作為香氣的開場,Nagel 選擇了古老的柑橘品種——香櫞(Citron 或 Cédrat)。她看重的是其「活力充沛的芬芳」 。與原版「大地」那標誌性的苦橙不同,香櫞帶來的是一種更為明亮、尖銳、略帶酸澀的柑橘香氣 。它的氣味極具穿透力,彷彿一道劃破寂靜空氣的冷光,完美地詮釋了「冰晶迸裂」的瞬間。
* 杜松子 (Juniper Berry): 為了營造出核心的「冰冷感」,杜松子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以其「清涼徹骨的氣息」和「尖銳的清新感」而聞名 。在香水中,杜松子的氣味常被形容為帶有松柏般的清冽和類似「琴通寧」(gin and tonic)的草本芳香 。正是這種獨特的香氣,為「冷冽之水」注入了「givrée」(霜凍)的靈魂,帶來一種乾淨、提神、彷彿寒風拂過肌膚的真實感受。
* Timut 胡椒莓 (Timut Pepper): 為了讓這股冰冷的清新感更具層次與力量,Nagel 引入了來自尼泊爾的 Timut 胡椒莓。它因其「力道遒勁的香氣」和獨特的柑橘辛香而被選中 。Timut 胡椒莓的氣味奇妙,帶有類似葡萄柚皮的辛辣與微麻感,但又沒有傳統黑胡椒的厚重 。它的作用是延長並強化前調的清新感,像一陣陣微弱的電流,在冰冷的基調上激起漣漪,並巧妙地將清新的前調與沉穩的基調連接起來。
這三種核心原料的組合,共同構建了一種多維度的「冷」。它既有香櫞的尖銳明亮,又有杜松子的草本清冽,還有 Timut 胡椒莓的活力辛香。這股冷,最終將與「大地」系列經典的礦物和木質基調相遇,從而完整地講述那個關於冰霜與沃土的融合故事。
第三章:解構冰封之息:一場嗅覺的深度漫遊
「大地冷冽之水」的氣味演變,如同一場從極地冰川到初春融雪後大地的旅程。它的結構清晰而富有動感,每一個階段都精準地呼應著其創作理念。
A. 前調:冰晶迸裂的瞬間
噴灑的最初幾秒,是一場感官的極致喚醒。一股強烈、逼真、幾乎可以看見形態的柑橘風暴撲面而來。眾多香水愛好者與評論家不約而同地使用了「超級清新」(SUPER fresh) 、「令人驚嘆的開場」(wow-effect) 等詞彙來形容這一刻。這股氣味的核心是香櫞,它不像甜橙那般溫和,而是帶著一種充滿活力的酸爽與微苦的果皮感,極其寫實,彷彿親手榨開一顆冰鎮過的香水檸檬 。
很快,杜松子那清冽的氣息融入其中,為這片明亮的柑橘色調蒙上了一層白霜。氣味變得更加立體,讓人聯想到一杯加了大量青檸與杜松子的「琴通寧」,氣泡在杯中嘶嘶作響,散發出提神的草本涼意 。也有人將其比作一杯精緻的「摩洛哥薄荷檸檬水」 。這就是「givrée」(霜凍)效果最淋漓盡致的展現——一種尖銳、清脆、充滿動感的冰冷,它不是溫度的降低,而是一種精神上的振奮。
B. 中調:寒風穿過針葉林
隨著時間的推移,前調那股極致的鋒芒逐漸變得柔和,香氣的核心開始展現。尖銳的香櫞慢慢退為背景,而杜松子的草本芳香與 Timut 胡椒莓的辛香則走上前台。杜松子的氣味在此刻更像是「松針」的氣息,乾淨、青翠,帶有一絲樹脂感,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座被薄霧籠罩的高山針葉林中 。
與此同時,Timut 胡椒莓釋放出它獨特的、帶電般的活力。它的辛辣感並非厚重或灼熱,而是一種輕盈的、類似柑橘皮的麻刺感,持續地為香氣注入新鮮的能量 。一些敏銳的使用者會在此處感受到與「大地」系列其他側翼(如馥郁香根草版)中胡椒元素的聯繫,但他們也一致認為,在「冷冽之水」中,這股辛辣被處理得「更為柔和」且「更令人愉悅」 。中調的氣味,是從純粹的冰冷向帶有生命氣息的清冷過渡的階段,是寒風穿過森林,捲起松針與薄冰的氣味。
C. 後調:融雪後的大地與礦石
當冰冷的氣息逐漸平息,香水旅程的終點,是回歸其血脈的根源——大地的懷抱。後調中,「大地」系列標誌性的 DNA 開始清晰地浮現,但它已被前中調的冰霜洗禮,呈現出全新的面貌。香調表上簡潔的「木質香調」與「礦物香調」 ,在此刻化為一種「冰涼的木質礦石氣息」 。
這不再是原版「大地」那溫暖、乾燥、甚至帶點「骯髒感」的泥土與燧石,而是一種更潔淨、更通透的版本。你可以將其想像成雨後被溪水沖刷過的鵝卵石,或是融雪後濕潤的岩石表面所散發出的氣味。它保留了原版的結構感與力量感,但整體感覺更為輕盈和空靈,是「一個更清新、更溫和的原版」 。許多使用者驚喜地發現,即便是到了後調,那股清新的柑橘皮特徵依然頑強地存在,這也證明了香水結構的精妙與用料的上乘 。這是一個被冰雪淨化過的大地,熟悉而又陌生,經典的靈魂在現代的語境下獲得了新生。
D. 一句話氣味語言
一句話氣味語言:一道劃破冰封大地的極地閃電,釋放出蘊藏於凍土之下振奮心神的生命氣息。
第四章:跨越時空的對話:冷冽之水與其家族成員
要真正理解「大地冷冽之水」的獨特之處,必須將其置於「大地」這個傳奇家族的脈絡中進行審視。它既是傳承者,也是革新者,與它的前輩和兄弟們進行著一場無聲而深刻的對話。
A. vs. 原版 (淡香水 & 香精):一次現代主義的詮釋
與原版「大地」相比,「冷冽之水」無疑是一次「現代化的演繹」 。它最顯著的改變,是用充滿活力、潔淨且酸爽的香櫞和葡萄柚,取代了原版淡香水那標誌性的、帶有泥土氣息的「骯髒柳橙」 。如果說香精版本是將原版的氣味變得更濃郁、更溫暖、更圓潤 ,那麼「冷冽之水」則走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更明亮、更尖銳、更冰冷。它褪去了原版的嚴肅與厚重感,顯得更為年輕、更具活力,也更適合在炎熱天氣下使用 。
B. vs. 大地極致清新:成功的繼任與路線修正
「冷冽之水」被廣泛視為已停產的「大地極致清新」(Eau Très Fraîche)的替代品 。然而,這並非一次簡單的換代,而是一次徹底的路線修正。兩者的對比極為鮮明:「極致清新」的開場被許多使用者形容為「花香過重」,初聞時幾乎感受不到「大地」的 DNA,甚至有些偏向女性化 。相比之下,「冷冽之水」的開場則是強勁的柑橘風暴,並且在其整個氣味演變過程中,都與系列核心的礦石靈魂保持著清晰的聯繫 。因此,在直接比較過兩者的評論者中,「冷冽之水」普遍被認為是一款更成功、更忠於原作精神的夏日版本 。
這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有香水評論家推測,「極致清新」的停產可能與歐盟香水法規(IFRA)對某些原料(如新鈴蘭醛 Lyral)的禁令有關 。這一外部因素的變化,無意中為 Christine Nagel 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創作契機。她沒有選擇簡單地對「極致清新」進行配方重組,而是抓住機會,創作了一款全新的作品。這款作品不僅填補了「大地」系列中「清新調側翼」的空缺,更重要的是,它完美地契合了 Nagel 自己的藝術視野和愛馬仕男性形象的現代演變。她藉此機會,將「大地」的清新維度從 Jean-Claude Ellena 的水漾花香風格,引向了她自己標誌性的、充滿概念感和質感的尖銳礦物清新風格。
C. vs. H24:精神上的手足?
一個有趣的觀察是,一些評論者在「冷冽之水」與 Christine Nagel 的另一款重要男性香水創作 H24 之間,找到了一種精神上的聯繫 。兩者都共有一種現代的、略帶「合成感」(在此為褒義,指充滿未來感的潔淨氣息)的礦物特質。一位評論者甚至將「冷冽之水」的氣味結構精闢地總結為「大地馥郁香根草 + H24 + 一絲原版大地的氣息」的結合體 。這表明,「冷冽之水」不僅是「大地」家族的延伸,也承載了 Nagel 為愛馬仕男香開創的全新嗅覺語彙。
第五章:冰霜的載體:瓶身設計與永續哲學
A. 設計的語言:冰雕與光影
香水不僅是嗅覺的藝術,也是視覺和觸覺的藝術。「大地冷冽之水」的瓶身設計,是這一理念的完美體現。由設計師 Philippe Mouquet 操刀,瓶身被形容為「彷彿由冰雕刻而成」 ,其修長、清透的線條,第一眼就給人以冷冽之感。
設計師巧妙地運用了材質來呼應香水的核心概念。瓶身主體採用了磨砂玻璃,而瓶肩則由拉絲鋁材覆蓋,這兩種材質的結合,旨在「勾勒出白霜覆蓋茫茫大地的意象」 。磨砂玻璃的朦朧質感,不僅在視覺上模擬了結霜的效果,在觸感上也帶來了一絲冰涼。當光線穿過瓶身,會產生一種柔和而明亮的漫射,如同陽光照在冰面上。瓶身上的精巧細節,如瓶底壓印的「H」字母和瓶肩上標誌性的「馬鞍釘」(clou de selle)元素,則低調地彰顯了其源自愛馬仕的尊貴血統 。
B. 永續的承諾:可填充的藝術品
在當代,「奢華」的定義正在被重新書寫,永續性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地冷冽之水」的瓶身設計,深刻地體現了這一趨勢。瓶身由玻璃和鋁金屬這兩種「可完全回收的原料」製成,更重要的是,它被設計為可以重複填充 。
愛馬仕將這一設計提升到了哲學層面,稱其為「一種負責任的姿態,是為持久使用而創造的物品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瓶子本身被視為一件值得長久保留的設計品,而非一次性的消耗品。這種理念,既是對愛馬仕悠久的工藝傳統(即創造能夠代代相傳的物品)的致敬,也是對現代環保責任的積極回應。
因此,這個瓶子並非僅僅是一個容器,它是整個香水敘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冰霜覆蓋大地」的抽象概念,到「冰雕」般的瓶身形態,再到可持續使用的環保哲學,三者形成了一個完整而和諧的閉環。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一瓶香水,更是一件融合了嗅覺藝術、工業設計與品牌價值觀的持久藝術品。
第六章:迴盪於空氣中的評價:市場迴響、持香表現與最終品鑑
A. 專業的讚譽:香水奧斯卡的肯定
一款香水的成功與否,既取決於市場的反應,也離不開專業領域的認可。在這一點上,「大地冷冽之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它榮獲了被譽為「香水界奧斯卡」的 2023 年美國香水基金會(The Fragrance Foundation)FiFi 獎項中的「年度最佳男士奢華香水」(Fragrance of the Year – Men's Prestige)大獎 。這一重量級獎項,不僅是對其市場成功的肯定,更是對 Christine Nagel 創作方向和藝術水準的高度讚揚,正式確立了其作為一款重要且成功的香水地位。
B. 使用者的光譜:從驚艷到失望的兩極評價
然而,在廣大香水愛好者的實際體驗中,「大地冷冽之水」卻引發了相當兩極的評價,這也恰恰反映了其獨特的個性。
* 狂熱的擁護者: 大批使用者對其讚不絕口,稱之為「完美之作」 、「令人上癮的清爽」 ,並認為它是市面上最好的夏日香水之一 。他們欣賞其極度寫實的柑橘香氣、超越普通「清新調」的精緻感,以及充滿現代氣息的風格 。
* 持保留意見者: 另一方面,也有相當一部分使用者認為其氣味過於「線性」,缺乏足夠的層次變化 。有人覺得它的氣味「太過人工合成」 ,或者乾脆不對自己的胃口 。其中,杜松子和松針的氣味,甚至讓一些人聯想到了「松木清潔劑」(Pine-Sol)的味道 。這種分歧,正說明了「冷冽之水」並非一款意在取悅所有人的作品,它有著鮮明的、不妥協的個性。
C. 效能的悖論:持香之謎
在所有爭議中,最為突出的莫過於其持香表現的巨大差異,這幾乎成為了圍繞這款香水的一個「謎團」。
* 「超長待機」陣營: 部分評論者報告了驚人的持香時間,尤其對於一款柑橘調為主的香水而言。有人稱其在皮膚上的留香時間超過 10 小時 ,或者足以支撐一整個工作日 。
* 「稍縱即逝」陣營: 然而,數量相當甚至更多的使用者卻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結論。他們抱怨香水在 30 分鐘內就迅速變為貼膚的氣味,並在 1 到 4 小時內消失得無影無蹤 。
這種巨大的反差,很可能並非僅僅由個人膚質或氣候的差異造成。一個更深層次的解釋,或許指向了現代香水化學與人類嗅覺感知的複雜互動。原版「大地」就以大量使用龍涎酮(Iso E Super)而聞名,這是一種很多人會產生嗅覺疲勞甚至嗅覺缺失的香料分子 。「冷冽之水」所使用的現代礦物和麝香基調,可能也含有類似特性的分子。這導致了一種「感知上的短暫」現象:當極易揮發、極易被感知的柑橘前調散去後,使用者的嗅覺系統可能很快就對持續存在的、更為精微的礦物和木質基調產生了疲勞,從而「聞不到」了 。但實際上,香水分子依然存在,並在周圍形成一個微妙的氣場。這也解釋了為何同一個人,有時自己聞不到,旁人卻能聞到。因此,這個「持香之謎」與其說是一個產品缺陷,不如說是現代香水科學所帶來的一個有趣的感知現象。
D. 最終品鑑:誰的冷冽之水?
綜合來看,「大地冷冽之水」是一款充滿智慧與勇氣的成功之作。它為那些欣賞概念性、藝術性香水,並尋求一種精緻、潔淨、充滿活力的氣味的現代人士而生。它不是一款千篇一律的「藍色海洋調」香水,適合所有年齡層,但尤其會吸引那些覺得原版「大地」過於成熟或厚重的年輕一代或心態年輕者 。
它的最佳舞台無疑是春夏季節、炎熱氣候的白日 。同時,因其潔淨且通常不會過於擾人的特質,它也是一款絕佳的辦公室香水 。
最終,「大地冷冽之水」成功地將「大地」的經典 DNA 進行了現代化的轉譯,提供了一種明亮、有力、充滿質感的冰冷體驗,即便這種體驗的持續時間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個美麗而私人的謎。它雄辯地證明了 Christine Nagel 在尊重傳統的同時,大膽開闢自己道路的能力,為愛馬仕的男香傳奇,寫下了屬於新時代的、清冽而深刻的篇章。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7 قسمت